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徐冬林(徐冬林刘翠青是什么关系)

本文目录一览:

2021年9月,须铭记的时代面孔

退 役

长达 43 年的排球生涯,从球员到主教练身份的转变。9 月 1 日,61 岁的郎平宣布卸任中国女排主教练职务。网友纷纷表示:终于可以好好休息,在家陪一陪家人。虽有不舍,唯有祝福!

魂归故里

9 月 2 日上午,第八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由我空军专机护送从韩国接回辽宁沈阳,109 位志愿军烈士英灵及 1226 件相关遗物回到祖国怀抱。

不一样的金牌

汶川大地震中,15 岁的四川姑娘王睿失去右腿,13 年后,在东京残奥会乒乓球女子团体 TT6-8 级决赛中,由茅经典、黄文娟、王睿组成的中国队 2 比 0 轻取荷兰队,获得了金牌。

庆 贺

9 月 4 日,在女子 200 米 T11 级决赛中,世界纪录保持者刘翠青和领跑员徐冬林夺冠,收获其在东京残奥会的第二枚金牌、第三枚奖牌。图为比赛后领跑员徐冬林将刘翠青举起来庆祝。

援鄂护士

9 月 4 日,昆明 47 路公交耐绝罩车的车厢里上演了暖心一幕,有一位老人在公交车运行过程中突然晕倒了,慌乱中,一位戴口罩的姑娘对老人进行了及时抢救。老人送医后,她悄悄离开了现场。她就是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护士刘文芝,也是云南省首批援助湖北医疗队的 25 名队员之一。

警官老陈

9 月 5 日,因为一场直播连线,反诈警官老陈上了热搜。老陈用过很多方式进行反诈宣传,拍过情景再现视频,也录过宣传录像,还把真实的抓捕现场视频播放给网友看。

画龙男孩

9 月 8 日,一位出生于 1998 年的美术生走红网络,他就是来自四川美术学院的大四学生吴俊达。吴俊达以“画龙”成名,在他的笔下的龙熠熠生辉,跃然纸上。据悉,吴俊达凭借自己高超的实力,连续 3次获得全球 游戏 美术大概念大奖,其中《山海有灵》获得特等奖,奖金高达 18 万。

大眼睛女孩

9 月 13 日,“大宏梁眼睛女孩”苏明娟再次出现公众的视野中。1991 年,一张照片改写了苏明娟的人生。30 年间,她接过助力棒,努力将善意和希望继续传递下去,实现了从受助者到捐赠者的转变。

留虾女孩

9 月 14 日,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清集镇二郎庙小学二年级的张笑笑在学校吃午餐时把饭菜吃光,却把虾留给妈妈,感动了无昌闹数网友。

捐 赠

85 岁高龄的海洋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汪品先与孢粉学专家、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同济大学兼职教授孙湘君夫妇,于 9月 15 日共同捐赠多年积蓄 200 万元人民币,设立“同济大学海洋奖学金”。

缅 怀

9 月 16 日、17 日、18 日三天晚上,山城重庆夜空灯光璀璨,两江四岸,地标建筑物纷纷亮灯,只为铭记和缅怀王红旭老师。今年 6 月 1 日,长江重庆大渡口万发码头段,两名儿童不慎落水,命悬一线,王红旭毫不犹豫地冲入江中,他倾尽全力,将孩子推上岸,自己却因体力不支被江水冲走,生命永远定格在了 35 岁。

带薪休假

日前,杭州萧山闻堰派出所辅警叶灿飞突然请假半个月,派出所所长得知真相却说:“奖金照发,还要奖!”原来,叶灿飞的造血干细胞与一名白血病患者匹配成功。9 月 17 日,他顺利完成了造血干细胞混悬液采集工作。

求 婚

9 月 23 日下午,结束全运会比赛任务的石智勇回到了绍兴。在全运会上成功夺金的他,这次有另外一个重要任务,那就是向女友求婚。精心设置的求婚仪式上,石智勇单膝跪地,亲自将两枚奥运金牌和一枚全运会金牌挂在女友陈晓旦脖子上,这是他为她送上的独一无二的求婚礼物。

晚舟归航

9 月 25 日晚 , 经中国政府不懈努力 , 孟晚舟女士乘坐中国政府包机抵达深圳宝安国际机场 , 顺利回到祖国。

壹亿元

9 月 27 日下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手术中心刘进教授将成果转化个人所得的 1 亿元捐出。他说;用于生活太浪费。

描写冬残奥会吉祥物的作文500字

描写冬残奥会吉祥物的作文500字1

北京奥运会落幕两周之后,中国国家体育场鸟巢又再度沸腾——北京残奥会盛装开幕。这是奥林匹克精神的延续,是对生命自强睁局不息的盛赞。满腔的热情迎接奥运会及残奥会的胜利召开,真正体现出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奥运精神。

残奥运动员都是身残志坚,但最终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了辉煌的一笔。残奥期间,每一场比赛都动人心弦,每一场比赛都令人感动,比赛中,失去双臂的中国选手何军权,靠着两条腿,靠顽强拼搏的精神,在4×50米自由泳接力中得到了冠军。还有南非选手杜托伊特,她曾经是个四肢健全的游泳健将,但因为一场车祸失去了左小腿。北京奥运会中,她在女子马拉松游泳游出16名。但无论她去的怎么样的成绩,她能站在两个奥运的舞台上,就是奥林匹克精神的充分体现,是一个传奇。

这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无不时时刻刻激励着我们这些健康的人。我们每个人都该感到无比幸福,因为我们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能感受到世界的奥妙和神奇。

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如何面对生命征途中的困难与挫折,并思考作为健全人该如何珍惜和感受生命。他们的自强不息,他们敢于做生活中的强者,都奏出了一曲高亢激越的生命交响曲的宏伟乐章。

让我们向这些残缺的天使们致敬,向伟大的运动精神致敬!

描写冬残奥会吉祥物的作文500字2

东京奥运会结束了以后,我们又迎来了东残奥。残奥会是专门为残疾人开展的运动会,让残疾人知道残疾人并不是一无是处,他们同样可以走向奥运,走上领奖台。

这些残疾人有的失去了胳膊,有的失去了双腿,更有的人失去了光明。

昨日“人民日报”发了一篇文章,记者采访一位失去光明的女孩,记者:“如果给你三天光明,你最想见到谁?”女孩毫不犹豫地说:“我的领跑员吧。”

她和领跑员参加比赛的时候仅靠一个10厘米的绳子。领跑员就像她的眼睛,直道的时候变一下动作提醒她,弯道的时候弯一下胳膊。

领跑员告诉她动作要领,于她而言领跑员就是一双眼睛。

她没有因为失去光明而一撅不振,她坚信她和她的领跑员一定能走上领奖台。

今天又被“人民日报”振撼了。残疾人男子游泳比赛,中国队包揽了冠、亚、季军,做为中国人无比豪。十分地佩服残疾人,东京同时升起三面国旗真是无比开心。

同样是中国人,我们比他们多一双手,多一条腿,甚至多一双眼。他们取得的成绩却比我们更多更大。是因为我们技不如人吗?并不是,而是我们没有他们失去双眼,双腿的痛苦,更没有他们经过的挫折。

他们身残志坚,他们矢至不移,他们比我们想象地坚强,他们比我们想象地更成功……

描写冬残奥会吉祥物的作文500字3

体育馆外并没有喧哗,除了那“咚咚”在地上的脚步声,一片寂静,可到了入口,我才感受到馆内就像一个压缩机,把所有音量存储着,再一下放大……悉唯让纵目望去,四周环视,汹涌的人群就像一大波又一大波的海浪,运动员则是浪头,让人们忽坐忽站。

这丝毫不逊色于正规的国际奥运会,一样有漫天飞舞、层叠的彩旗,有激动人心的呐喊,更主要的有超出常人的残疾人一颗颗身残志坚、不卑不亢的心。

在所有人都为跑步、轮椅竞速等令人兴奋的项目呐喊时,我发现在女子掷铁饼赛场中她的身影是那么美。她是一个盲人,戴着黑黑的眼罩,从年纪上看比我们大不了多少,身材有些略微偏胖,手臂粗壮而结实,鼻子高高的,嘴巴挺长、大,那席黑色的长发像随意垂下的绿叶,自然的美。她拼搏时的力量却让我大吃一惊。

她的双手在白色防滑粉中摩擦。她眉头紧皱着,右手不断朝着指定方向摆臂,让肌肉发挥最大力量,可却迟迟没有甩出……我想到了她眼前的那一片无尽的漆黑。她以前或许也看见过美吧山销,知道一切都那么宝贵……这时,她的右手已划出了最大幅度,身体向前45°倾斜,猛地一用力,铁饼飞了出去,像长有翅膀一样越飞越远,在大半个场地外坠地,我拼命地为她鼓掌,好像赢得了世界,即使她看不见自己的成绩,但两颗心灵早已触碰!

我懂了,这一切我们都应去尊敬,尊敬冬天墙角一株独自开放的梅花,尊敬一小片翠绿枝叶,尊敬这个世界,去感受虽然残疾但坚强、乐观的心!

描写冬残奥会吉祥物的作文500字4

里约残奥会已近尾声,中国队领先之势无人可撼。当地时间16日,中国队在残奥会比赛中夺得10金8银8铜,创3项世界纪录。当日比赛结束后,中国队以94枚金牌、74枚银牌、49枚铜牌的成绩位列金牌、奖牌双榜第一,单届总奖牌数达到217枚。

游泳赛场,潘世云在男子100米自由泳S7级决赛中拿到本届残奥会个人第三枚金牌。初登残奥赛场的黄文攀,在男子150米混合泳SM3级比赛中夺冠并创造新的世界纪录,目前他的'成绩单是5金1银。成姣是泳池的另一位“多金王”,她在女子50米仰泳S4级比赛中获得本届残奥会个人第三枚金牌并创造新的世界纪录。王益楠在男子50米自由泳S8级比赛中为中国队再添一金。

随着男女花剑团体冠军被中国队收入囊中,轮椅击剑比赛全部结束,中国队选手共夺得9金。颁奖仪式后,教练和队员们在场内兴奋地挥舞起五星红旗,“圆满了!感谢里约!”队员荣静说。

中国乒乓球队也在男子团体C3和女子团体C1—3项目中摘得冠军,续写着另一支“梦之队”的故事。田径赛场,刘翠青在领跑员徐冬林的引导下,夺得女子400米T11级比赛金牌。女子复合弓个人赛决赛,周佳敏战胜队友林月珊,两人包揽冠、亚军。

女子盲人门球决赛,中国队1∶4不敌土耳其队,第三次夺得残奥会银牌。

描写冬残奥会吉祥物的作文500字5

所有参加残奥会的运动员,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自强奋斗的故事,每一个人都有一段艰难前行的经历。终于,他们成功了,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们为了成功付出了多少汗水甚至鲜血。他们曾经一次次地摔倒,但每次摔倒,都是他们继续前行的起点,他们是真的勇士,百折不挠就是最贴切的写照。

残奥精神包含着一种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赛场内外,残疾人以不屈的毅力,挑战和超越生命的极限,奏响了生命的最强音,以自我素质的提高和自身价值的实现,获得人们的尊重,而不是同情和怜悯。同时也教育人们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用积极进取的态度点燃生命的激情。

“超越、融合、共享”,简单的六个汉字,概括了48年残奥会运动史的真谛。在世界的共同努力下,残奥运动已经成为世界和平的象征。残奥运动发展到今天,对于所有残疾人运动员来说,不再仅仅是对奖牌的向往,更多的是对超越自我和坚忍不拔精神的追求;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举办一场残奥会也不再仅仅是展现该国运动员实力、水平,更重要的是展现一个国家对残疾人事业的关注和发展情况;对于整个奥林匹克运动来说,不仅仅是为了汇集世界各国残疾人运动员参与到竞技中来,更多的是为了进一步推动整个人类和平、友谊、进步的进程。

描写冬残奥会吉祥物的作文500字6

“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残疾人也是如此。在我观看了残疾人奥运会后,我被那些残疾人运动员的精神给震撼到了。

残运会让我们看到了精神的力量。例如因为失去双腿的钱红艳,她曾被称为“篮球女孩”,因为她的爷爷将旧篮球剪开一圈,套在她身体的下面,走路时她就用一双小手拄着特制的“木手垫”,“一步一步”地挪动身体,开始了借用篮球行走的生活。然而如今15岁的钱红艳已是云南队的一名游泳运动员。她不屈的精神造就了她的自信开朗,坚韧不拔。还有,周景景也是一名优秀的残疾人运动员。她出生江苏省邳州市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3岁那年由于高烧引发了小儿麻痹症,失去了独立行走的能力。16岁时,周景景有机会接触到了残疾人体育。一开始她练了4个月的乒乓球,后来江苏队选轮椅击剑队员,她决定选择击剑。现在,她已经获得了8枚金牌了。

残运会,是一个让人受益良多的课堂。在这里,我知道了:生命,只要我们愿意,我们努力,就一定能绽放出美丽的光芒!

徐冬林(徐冬林刘翠青是什么关系)插图

《朗读者》三年后重回央视黄金档!第一期就被董卿对话张桂梅破防

央妈综艺正日益成为品质保证,远的不说了,最近的《你好生活》等再度成为叫好叫座的代表。

但很多观众一直都一档慢综艺念念不忘,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这周六晚央视黄金档,这款阔别三年的综艺终于回来了——《朗读者》第三季。

依然有大家喜欢的董卿,依然是主持人+制作人+总导演了。

所谓好饭不怕迟,之前节目曾定档9月4日(周六)晚八点,后来因为节目排播问题不能按时播出,董卿官方账号还发了只在火上烤的鸽子。

董卿的粉丝也发文:一代鸽王向你挥手。

当时还引发过一阵观众的猜测,但两周后,节目还是如期而至。

这几年的董卿,明显不如以前活跃了,有一些围绕她的大大小小的传闻,比如她在国外生子的消息。

她不再出现在春晚舞台,也离开了《中国诗词大会》,而没有董卿的《中国诗词大会》第5季和第6季,虽然依旧精彩,但也似乎少了亮眼的开场白和串词,龙洋妹妹很美,也需要时间打磨,才能成为真正的新一代央视王牌女主持。

但《朗读者》其实从未停下来。这档文化综艺经历了第一季横空出世时的爆火,轻松拿下了2017年上半年脱口秀节目第一,收视率和口碑皆飙高,官方互动话题超16亿,也经历了第二季的相对沉寂,但8.6和9.2的评分证明,它依然是口碑最佳的央视文化综艺之一,而第三季的节目,也再度证明了这一点。

当年董卿曾说:“我以为《朗读者》会是一个孤独的孩子,没想到出生时满天星光。”当慢综艺市场日益饱和,也许这档节目不会再迎来属于它的满天星光了,但它依然是妥妥的央视文化综艺高峰。

因为这个极速前行的时代,永远需要沉静下来的朗读者。

过去《朗读者》很吸引我的一点是片头主持人的独白。

现在还记得第一期开场就是董卿的黑白大片,主题词是初心,董卿温柔细腻,娓娓道来,很自然就带领观众进入节目的世界。

第三季一开场就让观众看到一些改变,比如第一期节目变成了对话,没有了主题词,代之以一句话。

但整期节目下来,你会发现《朗读者》的外壳虽然没变,但人物更多元、内涵更宽广了。

与过去一致的是,主持人依然总在不经意间戳中受访者内心很柔软的部分,整期节目内容都很饱满,没有一句废话。那种熟悉的感觉,就又回来了。

第一期的主题是:“我们能改变世界吗?”

最最重磅的催泪故事来自最美校长张桂梅,那位扎根贫困地区40多年,让1600余名贫困山区女学生圆梦大学的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党支部书记兼校长。

节目里最开始吸引我注意的是张桂梅校长的手,在看到董卿扶起张校长那段“慢慢来,不着急”,已经忍不住泪目。

张桂梅首次朗读了写给父母的家书。

访谈中有个细节让人瞬间破防,就是为了让企业家支持自己办女子高中,张桂梅没见到哥哥最后一面。

节目的特别之耐模处在于挖掘出了这个熟悉的新闻人物过去少有袒露在大众眼前的脆弱的一面,比如她也会有些不平地表示别人说她“只是为了荣誉,拿出瘾来了”,而她只是想让山里的孩子多走出一个。

所以当她带着遗憾朗读写给已逝父母的家书也会说,“我似乎听见爸爸在讲,‘爸爸妈妈不生你的气,你忙你的吧’”。

节目里令人动容但也引发争议的一个点是张桂梅谈起自己的每日作息,原来64岁的张桂梅,但依旧坚持五点醒十二点半睡,她身患二十多种病,浑身疼痛难忍,每天只能穿着外衣钻进被窝睡觉,早上再原封不动地钻出来。

她说,只要还清醒着一天,她都会坚持这样的作息,她要让学生们知道,信亩宴“你的校长就是这样的,你出去也应该是这样的。”

这部分虽然感人但也引发了部分网友的讨论,就是是否过度渲染一个老师的牺牲了,“并不是燃烧滑银生命放弃自己才是好老师”。

的确如此,但我却能理解节目组和董卿为什么保留这段话,因为所谓朗读者,本就是由嘉宾朗读自己的人生,朗读什么不朗读什么,说什么不说什么,其实是在一个大的节目主题下,交给嘉宾自己的。

所以根本无所谓渲染什么啊,这不就是张桂梅校长自己想说的话吗?不是说必须燃烧自己才是好老师,但张桂梅早已将燃烧自己视作生命的一部分,所以她说,就算她只有一口气也会坚持这么做。

我认为这种展现依然很动人,因为并没有违背嘉宾的本意,节目没有拔高,只是呈现。

听完整场节目张桂梅的诉说,你就更能理解,从一个被全家宠丈夫宠的小姑娘,到丈夫去世,自己生病没钱做手术,周围的人众筹钱为她做手术,经过了这一切之后,一个女人为什么会想到创办女子高中,甚至去街上乞讨也要办学,也就更能理解为什么她会告诉主持人,“别人确实给我药费了,我把药费干别的去了”。

由此你也更能理解华坪女高的校训:“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的肩藐视卑微的懦夫。”

张桂梅的确朗读出了自己的人生啊。

不同的人,在《朗读者》里也有不一样的面貌。他们进入节目,不仅是朗读,而是为观众上的一堂堂生命体验课。

本期节目另一个令人感慨的来宾是获得东京残奥会女子400米T11级决赛金牌、女子200米T11级决赛夺得金牌者刘翠青的领跑员,徐冬林。

他和刘翠青参加残奥会之前 健康 都出了问题,但他们没有放弃,最终在残奥会获得二枚金牌和一枚银牌。

透过节目我们才知道,在yq将比赛推迟的这一年里,徐冬林遭遇了一次严重的伤病,最后不得不坐着轮椅走上赛场。而刘翠青也陷入八年来的第一次低谷,史无前例地在训练中多次呕吐。

只是这些细节就让董卿声音微微颤抖泪盈于睫了。

但讲到夺冠时分,刘翠青身披着国旗庆祝,徐冬林高高地将她举起说:“我要让她听到全世界都在为她欢呼”的时候,你又忍不住流出另一种热泪。

徐冬林改变世界的力量是来自一对搭档的坚持,是杨元喜说出的则是7个兄弟姐妹成全一个北斗副总设计师的故事。

其实熟悉北斗故事的人可能陆陆续续也听说过不少杨元喜的事迹,但是看到他本人在讲,还是很感动。

尤其是当他谈起自己的军人父亲战斗中受过三次伤,一枚子弹残留在身体中,一直没有取出来,但他从未向子女提过这些经历的时候,一度哽咽。

杨总设计师的普通话虽然不是很标准,但能够听出他的赤子之心。

无论是对家人的深情和愧疚,还是对航天 科技 工作的热爱和向往,都是动人的。不过这里也体现出董卿作为一个优秀主持人的应变,节目没有走艺术人生那种把嘉宾说哭的路子,正好相反,看到杨元喜快哭了的时候,是董卿立马转移话题,让杨元喜破涕为笑,这就是《朗读者》和董卿独特的魅力。

听到尽管家中七个兄弟姐妹成绩都出类拔萃,但因为贫寒的家境,只能相继放弃学业,举全家之力供杨元喜一人读书,最终成就了这位北斗系统的副总设计师的时候,相信观众就更能理解,19岁那年,杨元喜和战友们背负着沉重的器材在高山、峡谷、荒漠中穿梭忙碌,以“消灭无图区”为使命的时候,是凭什么在无人区生存下去。

当年他们喝的水又苦又咸,水里面能看到动物的粪便。因为水太宝贵了,洗碗只能用黄沙擦一擦,但就是这样的环境里,他们完成了那么多难以想象的业绩。这些故事听起来已经充满画面感了。

听作家朗读自己的作品也别有一番风味,比如听莫言用山东高密的腔调读他自己写的《透明的红萝卜》的节选。

再看到她那种大喇喇又洒脱的态度,觉得这才是作家自由的样子。

《朗读者》里邀请了很多来宾,具体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呢?

我想读者能够理解的一点就是,在改变世界的过程中,那些懂得生命究竟为何物的人。

这节目里有深刻的主题,但也有很多很多的爱,这是节目最动人的地方,人物的 情感 并没有被统一的主题盖过。

不可否认,这些人物被贴上了标签,这些故事,或许没有脱口秀里面的风趣幽默,也缺乏这届观众喜欢的一分钟三个爆梗,网络短视频冲击着我们的生活,我们传统审美的一部分被彻底改变了。

但我坚信,总有一些东西,比如说爱、 情感 、奉献、热忱,这些是不会被瓦解的。因为这些作为人类 社会 最为宝贵的品质,和人类流传至今的文字一般,永远是人类对抗艰难命运重要的部分。

而当大家都认真地去热爱生命,说出自己的故事的时候,真的是很令人感动。

人物故事和文学作品放在一起,最怕的是用力过猛变成矫情。而《朗读者》最厉害的地方,就是董卿始终为节目牢牢把控着感情与理性的跷跷板上。

我相信第三季的《朗读者》依旧会让你热泪盈眶,但更重要的是,它让我们了解了更多的人,更广阔的世界,更多样的价值观,光是一期节目,已经让我们接触了好几个不同的人生故事和它背后的意义了。

最后说几句董卿。

无可否认,看她近照的细节,还是能发现——岁月不饶人!照片里的董卿似乎脸部有些松垮,身形似乎也胖了些。

但“美人在骨不在皮”,董卿的美,从来不在于皮相。实事求是地说,许多人是因为董卿,才爱上了《中国诗词大会》,进而更多地去了中国传统文化。

董卿上次主持《故事里的中国》还是2019年底,上别人的综艺节目是2020年初的《你好生活》,至于朗读者,虽然也推出过特别版《一平方米》,但一直没有回归正常录制,许多人都以为,节目像许多慢综艺一样,止步于第二季了。

但她终于把第三季节目,稳稳地端了出来。也许节目无法再成为爆款,也许它会伴随着某些观众对董卿的争议,或许人们讨论她富豪老公的兴趣,会更甚于节目本身。

但《朗读者》依然是一个有使命感的节目,它的目标依然是持续引发大众思考。董卿从一月开始录制《朗读者》第三季时曾说,她此次将录制用“呕心沥血、倾尽全力”形容,透露节目“有快乐,有悲伤,有怀疑,有相信”,这种高压来自于董卿说过的一句话:《朗读者》目的不是让观众简单地屈服于流泪的意愿,而是能在流泪后产生思考。

所以当第三季邀请了罗翔、康辉、张桂梅等48位优秀的朗读者,

还有王凯、周迅和汪峰这样的明星,它在意的,依然是不同的人生经历,不同的观点碰撞下,交织出的更丰富的人生意义。

人为什么要朗读?因为活着就该朗读。但人为什么而活着?

《朗读者》里每个活出生命意义的来宾,都在用朗读说明这件事。

所以“我们可以改变世界吗?”信仰可以。

最后一句,我已经开始期待周迅和董卿的梦幻联动了。请朗读,不要停。

以上就是徐冬林(徐冬林刘翠青是什么关系)的介绍,你可能还会喜欢徐冬林,残运会,东京奥运,荷兰队,东京奥运会等相关文章。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红迪亚 » 徐冬林(徐冬林刘翠青是什么关系)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